《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15 22:04:17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8篇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本课有三幅图。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边望着大南瓜想:怎么运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经运到家,兔妈妈奇怪地问小兔是怎么运回来的,小兔究竟怎样运南瓜,第二幅图空缺,留给学生想象。它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点,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能对别人的发言给以评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口语交际应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我运用故事引题、新闻发布会、颁发奖项等方法创设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别人的交流中去,提高了语言表达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目标:

1、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学习重难点:

清楚、明白地说出小兔运南瓜的办法,并讨论什么办法好?好在哪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把一个未编完的故事剧编完。然后大家再来议议、演演,好吗?老师还设立了最佳导演奖、最佳观众奖和最佳演员奖,看看小朋友都能拿到几个奖?出示各奖项的标志。

2、师:这个故事剧的主人公是小兔子,一天小兔子过生日,来了许多好朋友,兔子妈妈叫小兔子去园子里摘个大南瓜招待客人,高兴的兔子在地里找了个最大的南瓜。

二、整体看图

感知大意

1、兔子在南瓜地里却犯愁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说说你怎么知道的?课件出示图1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小兔子的表情、动作。

2、小兔子最后有没有把南瓜运回家呢?课件出示图3。小兔子和兔妈妈会说些什么?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三、创设情境

想象过程

小兔到底用什么办法把这个大南瓜搬回家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召开一个信息发布会。

1、讨论办法

(1)导演们思考方法

(2)在小组智囊团内相互商量、交流

(3)导演发表见解

教师参照学生的回答,把与设想一致的方法用课件给以演示,对学生的言语表达给以适当的指导,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及时颁发最佳导演奖。

2、评议办法

听了导演们对于这个还未上映的故事剧大胆设想,作为观众,你有什么问题想提?(适当的加以课件演示。)

学生针对方法的可行性提出质疑,由提出该方法的同学负责解释,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讨论,以培养学生喜欢讨论、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对能提出质疑,表述清楚的学生颁发最佳观众奖。

四、演演评评

提高表达能力

对于《小兔运南瓜》故事剧的几个版本,同学们肯定有自己喜欢的一种,下面我们来当当演员把这个故事剧给演演。看谁能得到最佳演员奖。

(1)师生对演

图1、图2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图3鼓励学生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

(2)评评说说

(3)找伙伴表演

并互相提提意见。

(4)给自己认为能得到最佳演员奖的同学发奖。

五、拓展练习

课外延伸

在小兔运南瓜的方法中选一种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合理的办法,画在课文的空格里。

课后反思:

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培养,想象力需要保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时刻注意到这一点,相信学生就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也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正是新课程所追求的。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动脑筋说出小兔运大南瓜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积极参与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别辅导

揭示话题揭示话题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看第一幅图

老师引导提问:“小兔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的提问:“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南瓜?”

“小兔想把南瓜运到什么地方去”

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

按照老师的问题逐个思考。对于有些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要适时的引导,让他把话说完整。

1、小兔妈妈问小白兔什么问题?

2、假如你就是这只聪明有机灵的小兔你会想出什么样的好办法让

学生自己去说一说。

3、全班交流自己想出的好办法。思考讨论

大胆的与全班交流

利用机会培养学生大声说话的习惯。

讨论评议1、哪种运南瓜的办法最好,引导学生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考虑。

2、在小兔运南瓜中选出一种你觉得最好的画一幅图。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理由。

选择并画图。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办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讨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小兔运南瓜的办法,并说出什么办法好,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说话

师:今天老师请到了一位好朋友,请小朋友们猜猜它是谁?

红眼睛,白皮袄,

长耳朵,真灵巧。

爱吃萝卜爱吃草,

走起路来跳啊跳。

小朋友们,小兔很高兴见到你们,可它遇到了一件烦心的事儿。(表情苦恼)

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小兔子一家。春天的时候,兔妈妈带着小兔在一块空地上种下了南瓜。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兔妈妈想给小兔熬些南瓜粥吃,就让 ……此处隐藏6070个字……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分组交流,小兔看着这个又大又重的大南瓜,着急得会说些什么或者会做些什么动作?大家一起说一说,演一演,推选组内讲得最生动的人来汇报。(贴图一)引导学生从小兔的表情切入,体会小兔着急的心情,由此引出问题的所在“如何把南瓜运回家?”

教师细致地捕捉到组内的“闪光点”,给予巧妙的影响,让能说会道的学生畅所欲言,让跃跃欲试的学生有机会表达。

二、创设情境,交流小兔运南瓜的办法

1、(出示图三)聪明的小兔终于把南瓜运回家了,看,兔妈妈眼睛瞪得大大的,这时妈妈会说什么?小兔又会说什么呢?同桌分角色说。

(引导学生从小兔和兔妈妈的神情、动作进行大胆的想象。)

2、自找伙伴演一演:

(引导学生评一评小兔和兔妈妈对话的过程。可以评语言表达,也可以评神态、动作,说说他俩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或需要改进的地方。)

“自找伙伴”体现出教师一方面点燃学生表演的热情和欲望,另一方面给予学生自主的发展空间,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思维,为学生的表演作铺垫,促进学生互动。使学生对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3、小组讨论:

究竟小兔用什么方法把南瓜运回家呢?我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合理。要求小组内每人讲一种方法,并且要表达清楚。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像,掀起了教学的高潮,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汇报,师:现在老师就是兔妈妈(老师戴上兔妈妈头饰),小朋友是聪明的小兔(示小兔头饰),小兔已经把南瓜顺利地运回了家。谁先来告诉妈妈你是怎么运回南瓜的?

⑴ “妈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

⑵ “妈妈”及时地对声音响亮、认真听的学生进行肯定。

⑶ “妈妈”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想想有没有更巧妙的方法。

5、小结方法。

三、课间活动:游戏“我说你做”(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左右)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设计课间活动,既能让学生的手脚动一动,又能调节上课的气氛。

四、评议

你觉得哪种运南瓜的办法好?为什么?

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能说清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以培养学生喜欢讨论、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中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发言方面的优点,也可以用委婉的语气提出建议。这就为学生如何评价指引方向:去发掘优点、学习别人的优点或提出好的建议。

五、课后延伸

1、在众多的办法中选一种,把它画在课本空白处 。

2、联系图1到图3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板书】

小兔运南瓜

1、当轮子滚。

2、请人帮忙。

3、用绳子拴住拖。

方法:

4、找车子运。

5、请大象用鼻子运。

6、放小溪中漂流……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小兔运南瓜》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最后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在这个口语交际的教材中配置了故事开头和结尾的图片,为学生提供对话的依据;同时,故事的经过部分空缺,又为学生提供了对话交际的延伸拓展空间,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的余地,是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好范例。训练材料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情趣,贴近学生,很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与他人交往的愿望。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说一说一、三幅图的内容,通过想象补充第二幅图的画面。

2、动脑筋想出小兔运南瓜的办法,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并能对别人的办法进行评论。

3、做到用普通话与别人交谈,态度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发扬团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小兔运南瓜的哪种办法好,好在哪里,并说清楚。

教学难点:能对别人的办法进行评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讲故事。

从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着小兔子一家。春天的时候,兔妈妈带着小兔在一块空地上种下了南瓜。到了秋天,果实成熟了,兔妈妈想熬些南瓜粥喝,就让小兔去地里摘南瓜。小兔蹦蹦跳跳地去了,来到南瓜地里一看,哇,高兴地跳了起来。(出示课件:大南瓜)

提问:你们瞧,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南瓜,小兔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出示课件:课文插图一,引导学生用“又___又___”形容南瓜)

2、板书课题“小兔?南瓜”

二、出示第一幅图,指导说话

1、仔细看第一幅图

①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图。

2、分组交流,小兔看着这大南瓜,着急得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动作。

3、演绎。各小组代表扮演小兔,把焦急的心情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

4、师生评议。

三、出示第三幅图,指导分角色表演

1、小兔把这么大的南瓜运回了家,兔妈妈的眼睛都瞪大,她会怎么说?小白兔又会怎么回答呢?同桌分角色练说。

2、同桌表演。

3、上台表演。

(全班评议。引导学生评一评小兔和兔妈妈之间口语交际的过程。可以评语言表达,也可以评神态、动作,说说他俩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

四、想象过程,并说具体

1、四人小组讨论:大南瓜终于被运回家了,小兔到底是用什么办法的呢?我们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合理。要求小组内每人讲一种方法,并且要表达清楚。能说清楚的小朋友都能获得“聪明兔”的称号。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1)把南瓜当轮子滚动。

2)请小动物帮忙抬。

3)用绳子栓住拖。

4)用跷跷板把南瓜抛回家。

5)找车子运。

6)请大象用鼻子运。

7)把南瓜当作船,划回家。

8)拿刀子切开,再运回家。

3、利用课件,把学生想出的方法归类。

学生根据板书的方法质疑,并由提出该方法的同学负责解疑。

4、学生评点:哪些运南瓜的办法比较好?为什么?请同桌同学先交流自己的看法。评点的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大南瓜”,说明你把南瓜运回家了。

5、教师点评,在选择方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最合适的办法。

五、课后拓展:编故事

选择一种自己认为好的方法,联系图1和图3,编一个完整的故事。

(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画在课本的留白处。

(2)找一个好朋友,把你编的故事讲给他听,也听听他讲的故事。

(3)推荐两三名讲得好的学生,把故事讲给全班听。

《《小兔运南瓜》教学设计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