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准备:观察日出的景象,了解巴金的生平及作品,预习课文。
教师准备:准备日出的录像片断或者有关的挂图、一段优美的音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导读”要求
1.请学生自由读读“导读”的要求,交流:从“导读”中知道了什么。
2.教师小结。
二、谈话导入
1.大家观看过日出吗?请学生交流平时看到的日出景象。
2.小结:日出的景象壮观迷人,很多作家诗人都曾赞美过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2)重点强调学生容易出错的读音。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写了在天气晴朗时看到的日出景象和有云时看到的日出景象。
3.读了课文,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教师将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四、细读课文,解决疑问;感受日出的壮观
1.通过刚才读课文,我们发现:作者描写了天气晴朗时和有云时两种日出的景象,那么这两种景象你更喜欢哪一种?请大家先仔细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大家从一些重点的语句里感受了日出的壮观景象,想不想看看当时的景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日出的录像片断)仔细观察,看和你想象的日出的景象是不是一样。
[意图:运用电教手段,将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景象,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日出的壮观,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为解决学生的疑问作铺垫。]
4.提问、交流:(1)课文读到这里,知道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伟大的奇观了吗?
(2)作者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五、感情朗读。
1.让我们在感受了日出的美景以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日出的壮观景象。请大家先自由朗读,然后可以把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2.请部分学生朗读(可配乐),大家评议。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出日出的美和壮观。(在此环节后,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练习背诵。)
3.我们和巴金爷爷一起欣赏了海上日出,你想说什么?
[意图: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美读,把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把自己阅读后想说的心里话说出来,和作者形成共鸣。]
六、布置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本课的生字,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2.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阅读其他的描写日出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上节课大家一起欣赏了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课文里的生字掌握得怎么样呢?
[意图:通过检查,了解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把字词教学落实好。]
2.你们抄写了哪些喜欢的词句?读给大家听。
[意图:鼓励学生积累喜欢的词句,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借鉴。]
二、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生动
1.同学们抄写了这么多喜欢的词句,这些句子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投影出示下面的句子,小组讨论。)
(1)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2)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3)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4)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语句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教师小结: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准确生动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日出的壮观美景。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感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生动,受到启发。]
三、背诵课文
1.课文写得这么美,想不想背下来?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
2。小组内背诵。
3.全班指名背诵。
四、扩大阅读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描写日出的文章,简单说说好在哪里。
2.各小组推荐喜欢的文章全班交流。
[意图:通过搜集,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交流中扩大了阅读量,将课堂知识向课外延伸。)
五、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巴金爷爷的其他文章阅读,可以举行一个巴金爷爷文章阅读会。
六、板书设计
日出前:浅蓝 红霞越来越亮
日出时:负 纵 升 冲 跳 射
海上日出 薄云:躲时 透过 直射 亮光
日出后: 厚云:镶 透出 出现 染成 光亮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材分析:
《池上》描绘了乡村儿童偷采白莲的可爱的形象,体会诗中优美的意境。
设计理念:
设计本课时,以朗读为主,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领悟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读出诗的节奏与韵味,理解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
重点:
感受诗中儿童天真无邪的形象和朴素的美感。
重点解决: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儿童的形象和诗的意境。
教具:挂图等
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激趣。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有的是从课文中学来的,有的是课后自己学习的,大家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吗?一句两句也行,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导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诗,那就是:(板 ……此处隐藏955个字……合理灵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综合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用铁皮制作圆柱形的通风管10节,每节长9分米,底面周长3.5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5米,深3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形的油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1米2分米,制这个油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制作所带的圆柱形实物的用料面积,先让学生讲讲需要测量哪些数据,以及测量方法,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4)全课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计算油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总和;无盖水桶的表面积是求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水管-的表面积只求侧面积,另外,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所以都要采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激情引趣: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气球)我们做游戏时经常用到它,小小的气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它还是一剂治病的良药呢!不信,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课题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会读的更好)。
2、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①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课文下面的大树叶。
②读不准的字音还可以问问老师或同桌。
③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用笔画出来。听清楚了吗?(开始读书吧)
三、识字(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识字情况行吗?)
1、认真读,争取把他们记在心里。
2、在读这些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3、按照提醒再练习读一读。
4、我们要举行男女生赛读,谁先读?
5、谁能用科、始这两字多组几个词?
6、这些字生活中在哪里见过呢?用什么办法把它们记住呢?4人为一组把最巧妙的记忆方法介绍给伙伴。
7、汇报记忆方法。
8、谁愿意当小老师来考考大家?(手拿卡片)
9、我把字宝宝放在儿歌里,你还能认出他们吗?
10、老师认为这几个句子难读,练习读一读。(愿意读哪句就读哪句)
四、初读课文(小朋友的生字识记的很好,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好吗?)
1、齐读第一自然段。
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
2、下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体会科利亚看到气球前后的心情变化。
3、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谁愿意读)
4、第二自然段:
①谁愿意读第二自然段?
②你认为这一段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伤心、难过、孤独、寂寞)
③你试着读一读。
④谁还愿意把你体会到的心情再读一读。
5、第三自然段:
①点击出现画面。
②再点击出现闪动的气球。
6、第四自然段:
①为什么喜欢这一自然段呢?
②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科利亚,把科利亚换成第一人称“我”,读给同桌。
③指名读。
7、第五自然段:(齐读)
①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小朋友,科利亚为什么笑了?(展开讨论)
②小结: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科利亚也许为米沙的这种创举而笑,也许对同学们特殊问候方式而笑,也许是忘却了病房里的孤独和寂寞而笑。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五、实践活动:
这篇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得了传染病住进了医院,孤独、寂寞伴随着他,他的同学们用气球来问候,让他很受感动,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或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珍惜友情。
六、指导书写:
课文我们就学到这,现在让我们学写几个生字。
周:里面的部分不能超过包围圈。
病:上横要写短,左撇要长,伸展开。
句子:
1、气球开始一上一下地动了起来,科利亚猜出来了,准是米沙想的招儿。
2、科利亚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3、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
儿歌:
病房有个科利亚,
谁也不准来看他。
静静躺,呆呆望,
孤孤单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
你的同学有办法。
红气球,飘来啦,
祝你康复早回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在我的家乡,我看到人们为了烧火或拿到集市上去卖,就不顾有关规定盲目地上山砍树,我小时候看到的一片林子不见了,山上只留下光秃秃的裸露的泥土,我的心里很难过。有一位苏联的教育家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
2、揭示课题:路旁的橡树。
3、学生和教师一起初读课文,读准要求认识的生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以小组为单位,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你能读懂哪一个自然段?先说说,然后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有什么不懂吗?
4、讨论:建筑计划可以修改吗?
5、说说课文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6、你同意“筑路工人有一颗高深的心”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7、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8、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9、 师:现在你们就是坐车路过这里的人,看到了路旁挺拔的橡树和这里的路,你有什么话要说?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你从筑路工人的做法中懂得了什么?
2、如果你到了教师的家乡或者到了第十课中的那个小村庄,面对着不加节制的砍伐者,你怎么对他们说?
3、你能给人们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吗?
文档为doc格式